2014年4月2日星期三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拾穗




【太十一1「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裡,往各城去傳道教訓人。」
    這節當放在十章末了,主吩咐門徒作的,就是祂自己作的。──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2~19施洗約翰
問:施洗約翰未生時,其母見馬利亞面,他即在腹中跳動;復即數證主耶穌為神的羔羊;主耶穌受洗時,他亦曾見天開靈降;神作的證,他亦親聞。如此,他豈有不知主耶穌為誰之理?何其在監中時,又遣徒詢問主耶穌為誰呢?
答:這事記在馬太福音十一章二至十九節。看主耶穌的答應,我們知道施洗約翰此時信心軟弱了。主耶穌答他的話,是記在四至六節。末了一句,主耶穌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可知約翰此時,是因他已因主耶穌的作為跌倒了。
這 怎樣說呢?施洗約翰是基督的先鋒;他是舊約先知中的末了一個。他像舊約其他的先知一樣,地自己所傳的,有許多的地方自己不明白。他既是猶太人,所以,他也 免不了受猶太人當時盼望彌賽亞作王的影響。所以,當他傳揚天國近了的時候,他扔不免以為主耶穌要在世上作肉身的王。所以,他在肉身上也有極大的盼望──因他是基督的先鋒。那知天國是分作兩段落的──先是屬靈的(此時基督被世人厭棄);後是實形的(彼時基督受世人敬拜)。他所見證的基督,竟不如他之願出來設立實形的國度,而乃到處傳道施醫,好像沒心作王一樣!而他自己又下在監獄,命危旦夕!所以,他的信心動搖了;以為主耶穌真是基督麼?若是,為何與我所想的,並不相合呢?(噢!我們也常如此!)所以,他差人去問主耶穌。主回答的大意就是:看我叫說所作的事(4),你就知道我是誰了;但你不要因我的行為太卑下,不合你意就跌倒了。彌賽亞是當先受苦,而後進入祂的榮耀。願我們的心不因基督的被人輕看而跌倒。―― 倪柝聲

【太十一5「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瞎子看見,主把這事放在最先,因為這是舊約所未曾有過的事。主叫約翰看見,除非彌賽亞,沒有人能作這事。瞎子看見,指靈眼得開;瘸子行走,指走主道路;長大痲瘋的潔淨,指罪案得除去;聾子聽見,指認識神的旨意;死人復活,指出死入生;窮人,指所有和神無關的人,都有福音傳給他們。──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跌倒,與五2930的動詞被絆倒本是一個。──《丁道爾聖經注釋》

【太十一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這是另一個福分的宣告。施浸約翰幾乎因耶穌跌倒,因為主一直沒有承認祂就是所應許的彌賽亞。祂好似也對自己的權益漠不關心,如果主真是我所期待的,我在苦難之中,祂怎麼完全不顧,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並且為曾設法將我從幽暗潮濕的監獄中救出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中經驗?我們說:如果祂真的愛我們,必賜予能力。祂為什麼不將我們從困苦的境遇中救助我們?為什麼祂不推倒監獄的門?為什麼祂不為我們伸冤,救我們出來恢復生命的光輝與喜樂?
但 是主沒有釋放祂的僕人,似乎不關懷我們的疾苦。祂對約翰的回應,只是差人去通報,為增強他的信心,使他的生命茁壯與高貴。祂對約翰說:你沒有弄錯,我確是 等待要來的君王。我有一切的權力。我不是缺乏能力來救助你,而是神由於治權與政策的原因,我必須忠於職守。所以我雖不救你出來,你仍要有信心,不要因我沒 有救助你而跌倒,神的福分仍在你身上。有一日我必為你解明,主沒有推辭,現在也不加解釋,祂只要我們信靠,凡不因生命的奧秘而跌倒的人,必得著所應許的福 分。
──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十一11「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
    最小”當譯作“更小”,意思是比較小的,小和大是相對的。約翰大過所有先知,並非在信心、道德、靈性、名聲、工作、地位上,比別的先知大,主說他大是有專指的。──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11~13這裏講到施洗約翰的地位,他大過歷代所有以色列人的先知,甚至包括摩西在內。因為他是為主耶穌,神的兒子,彌賽亞開路的。可是在恩典時代,也就是教會時代裏的基督徒中,最小的比他都大。換一句話說,就是我們這些基督徒,神的兒女,每一個人都大過施洗約翰。為甚麼緣故呢?
   ()在施洗約翰時代,聖靈尚未普遍地降下來。雖然約翰在母腹中就已經被聖靈充滿了,但是和五旬節以後的聖靈充滿並不一樣。五旬節聖靈降下來之後,乃是使信徒成為神的殿,神就住在信徒的身有裏面(林前三16),神人合一。人藉著聖靈,能明白神一切的奧秘,施洗約翰並不是如此,他仍然是舊約裏的人。如果他真能明白神奧秘的話,也就不會差人去問主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呢,還是我們等候別人?
   ()舊約時代,猶太人不能稱為神的兒女,只不過是神的子民而已,施洗約翰也是如此。只有在教會裏面的人,才有資格稱為神的兒女(弗一5)。固然,舊約裏面事奉神的人,都一樣是得救的。可是他們在地上今世所有的福份沒有新約時代的基督徒們大。
   至於講到從施洗約翰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有一種解法是,得救是本乎恩典,但是將來從主耶那裏得賞賜,是要付代價的,所以『努力』這兩個字,是指過得勝的生活。―― 何曉東《新約聖經難題探討》

【太十一12「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這節的努力,英文譯作強暴得著,意即抓住進入,原文是,意即取來作產業,因為法利賽人用強暴阻止人進天國,所以進入的人必須用力搶進去,去強取。──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12馬太十一章十二節告訴我們三件事:()進天國的時候;()進天國的條件;()誰進去,誰得著了。第一,這裏主說「從施浸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就是從施浸約翰起到主說話的時候。所以按這裏所指的時間來說,很清楚給我們看見,進天國的時候是在一千九百多年前,那時已經可以進去了,不必等到主第二次降臨。換一句話說,進天國是今天,是現在,現在就有機會進入天國 ─ 我稱它為屬靈實際的天國。第二,進天國的條件,這裏是說「努力的人」,或可譯作「強暴的人」。凡肯不顧性命來幹一件事的,或者說將性命放在一邊置之度外的人,是要東西而不要命的人,這就是強暴的人,進天國就是需要這一種的強暴。第三,「努力的人就得著了」,或可譯作「強暴的人就奪取了」。意思是說,用強暴去奪得天國,並且奪得了。── 俞成華《生命的信息》

太十一16~17今世的寫真
問:馬太福音十一章十六至十七節:「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思之再四,不得其解,故特專修函恭詢。
答:此兩節的解說,在下兩節(18~19), 主耶穌來,傳講福音;祂是新郎,祂所給人的是新酒;祂的職事記在路加福音四章十八至十九節。祂如此傳喜樂的消息,如同吹笛一般,然而,當代人亦不見其感應 喜悅。約翰來,他傳揚悔罪改過的道,凡不結好果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這是何等的嚴肅!然而,當代人雖聽他如此舉哀,亦不捶胸、悔改。今人何獨不然!聽 地獄而不怕,聞天堂而不樂。他們的結局是何等的可憐呢!―― 倪柝聲

【太十一20~24主在這裏指明給我們看社會服務的結局是空的。誰比基督更有能力服務呢?但結果,祂不得不責備祂所服務的人!主現在的命令不是社會服務,乃是「傳福音給萬民聽」。―― 倪柝聲《讀經心得》

【太十一25神將這些事何以向聰明童大人就藏起來?】
答: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禰,因為禰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太十一25,路十21),這一節經文的意思,是指耶穌所傳道教訓人一切的事(太十一1-24,向「聰明通達人」如——法利賽人,和文士們就藏起來,因為他們是自以為有智慧,驕傲自高,棄絕真理,抵擋基督,反而成了愚拙(伯卅24,林前一19-23,太廿三117,約七46-49);向「嬰孩」——如一無所知軟弱謙卑的人,就顯出來,因為他們存著一顆單純的信心,領受真理,聽從主的教訓,和啟示,這樣卻因神的揀選而成為有智慧的人了(詩一一六6,林前一26-31,三18,彼前二2)。——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太十一25~26「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那 時」,祂被別人輕視冷淡,被人毀謗,沒有人了解祂,並且還有挫折!工作沒有果效!但,聰明通達人的煩惱,是因其想憑理智來解釋他的際遇,而遭失敗;嬰孩的 長處,是因其只憑天真的信心,靠賴父母,交託自己。許多事,不是理智所能了解,但信心能看透「這些事」的原委。信心使人黑夜歌唱;在失敗中,感謝讚美,歡 喜順服,接受神所安排的際遇。── 桑安柱《這時候》

【太十一27「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一切所有的,是指人說的;約翰福音六章六十五節所說的,就可見每一得救的人都是神賜給主的人;會到主那裡的都是神感動的。主雖被人誤會,但祂有父知道就夠了。──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使你得安息,原文是給你安息,這是救恩的另一方面,就是安息方面的。這裡的勞苦是因罪而生的,加燒香者,處步一拜;猶太人呢,一禮拜禁食兩次;印度人睡釘床。這都是因罪生的勞苦。是你的本分,其餘的是祂作的,你不必負罪。──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28重擔得脫「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世上有誰發出這樣慈愛、安慰,有能力的話呢?沒有別人。因為人都被自己的重擔壓住,不能解脫別人的重擔,即或有人以慈憫為懷,想解救別人,卻連自己都不能拯救。
勞苦擔重擔的人太多了,有人外面沒有,但心中 是勞苦擔重擔的人,整天,甚至連夜裡也在受壓、擔憂、愁煩、沒有安息。雖然各人的重擔不同,勞苦不一樣,但都感覺到不能安舒,不得釋放,總有巨石壓在心 頭,如同壓在肩上的重擔一樣,每天都在嘆息,愁苦,好像透不過氣一般。到那裡能夠放下重擔呢?誰能幫助我們解脫呢!我們自己越掙扎,重擔越似沉重,請人幫 助,也少有人同情,而且也無力幫助,只有到主耶穌那裡,祂能幫助。
當我們來到主耶穌那裡,將我們的勞苦重擔卸給 祂,求告祂,祂就會替我們解決,不止卸下外面的重擔,更使我們的內心有安息,祂願意救助我們,祂有無窮的能力,無論我們的勞苦重擔是什麼、多大、多重,祂 都能解救,祂能使我們得安息,我們既有這樣一位主,就不必自己背負重擔了,完全交給祂,祂為我們負責,讓我們學習祂的柔和謙卑,來負祂的軛,祂的軛是容易 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因為那只是順服神美意的軛,凡事禱告交托的擔子。──《每日天糧》

【太十一29「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必得安息,原文即找到安息。這是指我們悖逆的人,因著轉向主而找到安息。上一個是罪裡的安息,這裡是因心裡不順服神而需要去找到的安息,就是從已裡出來而得著安息。──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29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有一種安息是神所賜給的:「我就賜給你們安息。」(太1128另 譯)但還有一種安息,是要我們尋找的。第一種只需來到神面前,接受祂生命的恩賜就可以得著。這意思不只是僅僅相信一篇講得動聽的福音信息,更是要人認識自 己是勞苦擔重擔的罪人,來到主面前,與主耶穌基督本身發生活的個人接觸。這種接觸,必然會帶來安息。感謝神,每一個祂的兒女,都已得著這種基本的恩賜(安 息)了。
         但 既達到這一步,我們便發覺自己又踏進另一種安息的門口。我們跟著主學,我們對主的認識日有增加,在此就會得著深深的滿足。最要緊的,我們要學習祂心裡柔和 謙卑。如果我們肯如此跟著祂而學,我們就必得安息。這一種的安息,不是一項恩賜,而是特為著門徒所預備的,門徒的意思,就是那些跟著主學習的人。請記得, 學習是需要時間的,但它所獲致的賞賜也是無可限量的。――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負 主的軛是什麼意思?這乃指著甘心樂意,願在神的計畫裡與主同工合作。當然軛會限制牛的行動,叫它不能任意在田間四處遊蕩,而且必須按直線向前。惟獨如此, 工作才有成效。在此,我們看見了心裡謙卑的價值。心裡謙卑的人,是從不為自己圖謀大事,但卻願意接受神所指派給他的託付與地位,即使至低至微,也在所不 計。
         在馬太福音第十一章我們看見,主公開的職事從表面看,好像是失敗了,因為只有那些嬰孩明白並接受祂的教訓。我們對主的遭遇也許要喊出:「何等的失尊啊!」但主的話卻是:「父阿,我感謝你,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1120)主沒有為自己圖謀什麼,祂全然樂意接受神所命定的。而我們現在的問題乃是:我們是否甘心樂意地接受主的限制,而與祂同行呢?因為最深的安息,乃是「在我們心裡的安息。」――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太十一29現在你的心有安息麼?為甚麼你的心是那麼的煩躁、掙扎、怨歎、憂悶?豈不是你不肯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麼?在馬太福音十一章裏,你看見主的同工施洗約翰在那裏懷疑祂說:「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一般人在那裏批評祂說:「祂是貪食好酒的人。」祂在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這樣的處境是多麼容易令人灰心、失望、怨歎、憂悶,但我們所聽見的聲音是:「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我們所聽見的是說:「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祂是何等柔和謙卑,在那種四面楚歌的環境中,能發出感謝,能對於神一切的安排說「是的」。凡對於神的一切安排不說「為甚麼」而說「主阿,是的,你的美意本是如此」的人,都能享受安息!─ 愚

【太十一29柔和與謙卑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學我的樣式。
如果除耶穌以外,有其它任何 人教導這個功課,那麼老師本身的不完全,將使我們反對這教條。因此,主親自教導,以祂自己為榜樣,此榜樣可平息所有的反對,使我們敬愛、低伏、並效法。怎 麼!神的兒子由天而降,取了會朽壞的肉體,並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羞愧,竟是為了我們的驕傲!祂,一位全能者,毀滅了祂自己;而我,一個無足輕重之人,卻 會看自己優於我所是的(至少,會讓別人這麼認為)。這是多麼卑鄙的虛榮及殘酷的傲慢。但我們的主不是說:你們要心裡柔和謙卑,而是說:我心裡柔和謙卑。由此可知,祂是謙卑的,亦由此可斷言我們也應該謙卑。祂的榜樣如此有權威,無人能說他不需謙卑,更何況是只配被定罪的罪人,除了選擇謙卑外還能怎樣呢?
我們的主將柔和與謙卑連在一起,因謙卑是真柔和的來源。驕傲永遠是傲慢、不耐煩及好吹毛求 疵的。但那些輕視自己也安於被輕視,認為自己不配得什麼的人,也不會想到他自己是被忽略的。柔和的真實美德從來就不是天性造成的結果。柔和的外貌,則只是 天然性情的產物,是由軟弱、怠惰及人工所生髮出來的。要對別人柔和,我們必須放棄自己。我們的救主於柔和上加了心裡謙卑低伏,祂並不是要求一種投機式的裝 作,而是心裡真實的折服與傾向:這是一種意志所同意的低伏,也是一種對於神榮耀的愛戴;是完全地不信任自己、自我的才幹及天然的力量,使我們能將我們的痊 癒單歸功於神。看見自己的卑劣而感到失望,並非謙卑,而是最可惡的一種驕傲。­­­­-- 芬乃倫《靈思默想》

【太十一30「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順服的時候,就覺得並不難;所難的,是裡面沒有投降。── 倪柝聲《馬太福音查經記錄》

【太十一30基督的軛是容易的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不要讓這個字眼嚇著你,因那是基督的軛,祂會幫助我們來背負,使我們愛它,借著內 在公義與真理的吸引使我們喜歡它。祂使我們厭煩虛假的樂趣,使我們以操練美德為樂。祂幫助人對付自己,救他脫離原來的敗壞,使他從軟弱變為剛強。你這小信 的人啊,你還怕什麼呢?讓神在你裡面運行,將你自己棄絕給祂。你會受苦,卻是伴隨著愛與寧靜而受苦;你將有爭戰,卻將贏得勝利,因為主自己要為你爭戰,並 獎賞你的成功;你會流淚,但你的眼淚蒙神悅納,祂要親自擦去你的眼淚;你會被限制不能跟隨你的情欲行事,但當你甘心犧牲自己時,你將找到新的自由,是這世 界所不知的,是比整個宇宙更有價值的。
懼怕太多委身與神,是何等盲目愚蠢的事!我們越愛祂,就會越愛祂的命令,這愛會在我們有損 失時安慰我們,使十架變得甘甜,使我們從危險的情感中得釋放,使我們甚至在患難的烏雲中也能透視那賜下這些患難的慈心,又使我們在死中找到永生的榮耀與福 氣。這樣我們還怕什麼呢?我們會過多擁有神嗎?脫離世界的重軛,而背負耶穌基督光明的擔子是不幸的嗎?難道我們怕太快樂、太多從自己得釋放,也從驕傲的任 性、情欲暴虐,與這虛假世界的戕害中得釋放嗎?­­­­-- 芬乃倫《靈思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