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十二1~2】掐麥穗本身並不違法(見申二十三25),可是這種實際做法又可歸於收割莊稼項下,根據米示拏(Mishnah Shabbath 7:2的規定,收割莊稼是安息日絕對禁止的三十九項活動之一。用法利賽人的話說,這是不可做的事,但耶穌卻從未認為門徒們的這一行動不可為。有人說,馬太加上他們餓了這一事實,以求證明這一行動的合法、需要,可是能壓過守安息日規定的唯一條件是,人已處於瀕死的境地,而此處並無人將餓死的跡象。這裡馬太所以提到餓,還不如說是為他第3節要講大衛的行為作準備。──《丁道爾聖經注釋》
【太十二2】在文士和法利賽人看來,門徒的過錯並不是他們摘下或喫了麥穗,而是他們竟在安息日做這樣的
事。安息日的律法極其繁雜瑣碎,誡命中禁止人在安息日工作;可是解釋律法的人對這簡單的禁令並不滿意。他們首先要替『工作』下一番定義,因此定下了三十九
種安息日所禁止的基本活動,其中包括有收割、簸穀、打穀,準備飯食等。解釋的人仍然不肯就此罷休,又在每一項禁止的工作之下,列出詳細的規範。例如,禁止
挑負擔子,那麼甚麼叫做擔子呢?與兩顆乾無花果重量相等的,就是擔子。甚至連暗示性的工作亦在禁止之列,與任何象徵性的工作有關的亦一併禁止。後來有一位偉大的猶太教師邁摩尼得斯(Maimonides)說:『掐麥穗就是一種收割』。門徒的行為遠比一次破壞律法更算為有罪,由於掐麥子他們犯了收割的罪;由於在手中搓揉他們又犯了簸穀的罪;由於把麥子和糠𢒑分開,他們又犯了打穀的罪;更因為這整個的程序,他們犯了在安息日準備飯食的罪──因為凡在安息日所喫的東西,都必須在前一天準備妥當。──《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5】我們若不瞭解正統派把安息日的律法看得如此鄭重,就無法瞭解他們的態度。安息日律法禁止在安息日從事任何的工作,正統派的猶太人嚴守這個律法,寧願死也不破壞它。
在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反叛的時代,有些猶太人在曠野的洞穴中避難,安提阿哥(Antiochus)派遣了一隊的兵丁去攻打他們。攻擊是在安息日發動的,而這些反叛的猶太人竟毫無抵抗地犧牲了;因為抵抗就
破壞了安息日的律法。馬加比前書敘述安提阿哥的軍隊:『全速進攻,他們竟毫不還手,連扔一塊石塊的反抗都沒有,甚至也不堵塞他們避難的洞口,卻說:「讓我
們死在無辜之中,天地將要為我們作證,你們如此把我們處死是不當的。」於是敵軍在安息日發動戰爭攻擊他們,並且殺害他們的妻子、兒女、牲畜,被殺害的有一
千人。』(馬如比前書二章卅四至卅八節)即使當國家在最危險的關頭,猶太人也不在安息日爭戰藉以保存他們自己的生命,或保護他們至親至近者的生命。
龐貝能夠攻取耶路撒冷,就是因為猶太人堅持遵守安息日的律法,在古代戰爭中,攻擊的一方常會建築一個很大的
場壩,藉以俯視所園攻的城垛,而且可以從高高的場壩上砲擊守城的軍隊。因此龐貝在安息日築了一個堤壩,猶太人只是看看而已,並不動手去阻止他們。約瑟夫
說:『若不是為了實行我們祖先遺留的習俗──必須要在第七天休息,因著猶太人的反對這道場壩決不可能完成。我們的律法雖然容許我們為保護自己去對抗那攻擊
與脅迫我們的人(這是一種讓步),並沒有容許我們干涉仇敵所作其他事情。』(約瑟夫,猶太古史十四卷、四章二節)──《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5】約瑟夫提過希臘的歷史家亞迦沙查得斯(Agatharchides)對於拉格斯多利買(Ptolemy Lagos)攻取耶路撒冷之事的困惑,亞迦沙查得斯寫道:『有一種人稱作猶太人,住在一座最堅固的城中,該地的居民稱
之為耶路撒冷城,每逢第七天,有休息的慣例;到了那一天他們不使用武器,不耕田,也不料理日常的雜務,只是從早到晚舉手在聖所祈禱。當拉格斯的兒子多利買
率領軍隊進城的時候,這些人正在遵奉他們瘋狂的習俗,並不保護他們的城市,把他們的國家交給一位狠毒的君王;他們的律法也公開地證實這是一個愚昧的習俗。
這樣的事件教訓其他所有的人醒悟,卻無法讓猶太人放棄並產生從律法中自救的夢想。人的理性既然在那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實在不知道應當做些甚麼才好。』(約
瑟夫,對抗亞匹溫Against
Apion一章廿二節)。猶太人這種嚴格遵守安息日的舉動,在別的國看來簡直就是瘋狂,因為這樣做將會招致國家的失敗與災難。──《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7】有一位現代上帝的聖人,就是安立甘會的坡特爾神父(Father
George Potter),他把披克罕姆(Peckham)被棄置的聖屈梭多模堂(St. Chrysostom),變成為基督教的敬拜與服務發出燦爛光輝的地方。他為了要推廣聖工,創辦了『十字架兄弟會』(Brotherhood
of the Order of the Holy Cross),其標記就是耶穌基督給門
徒洗腳時所佩用的毛巾。弟兄所供獻的服務沒有一件被視為過於卑微的。他們為被逐的有犯罪記錄或無可歸家的孩子們所作的工作,真使人稱羨不已。坡特神父極重
視崇拜,但是當他闡明弟兄會的工作時,他寫出凡願加入者要發誓進入貧窮、貞潔與順服三合一:『如果他不能在聖特熱摩吉尼節(St.
Thermogene)參加晚禱課,他不可腦怒。他可能正在警察法庭等候著他的「委托人」……
他也決不是那種因為缺乏香燭而跑到廚房去哭泣的人……我們把禱告和聖禮放在首要的地位上。我們知道此外我們就不能有最好的工作成效,但是事實是我們必須在
變相的山下,比山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他提起有一次他正拿著一杯可可茶給他的孩子們喝,一面把他們安置在床上的時候,有一位新想加入的人來到,『於是我
說:「趁著洗澡間還是濕的,請你把它弄乾淨好嗎?」他驚駭地站著,訥訥地說:「我並不是奉獻來給這些髒孩子打掃清潔的。」算了罷!算了罷!他奉獻服務賜福
之主的生命,大約只維持了七分鐘,連行李也沒有打開就走了。』女宣教士學院偉大的校長娥爾秀恩(Florence
Allshorn)論到候選者的難處,就是她屢次發現,當她沒有熱水卻要洗濯油膩盤子的時候,正是她需要安靜禱告的時候。
耶穌堅持最重要的服務儀式,乃是對人類需要的服務。──《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27】約瑟夫還有一些與猶太人如何趕鬼有關的報導。有一種草根,在趕鬼的場合時常採用,約瑟夫論到它說:『在麥喀拉斯(Macherus)的山谷,有一種同樣名稱的草根,顏色如同火焰,在黃昏的時候發出閃電似的光輝。它很不容易被人採到,常會
從採摘者的手中隱沒,除非把婦人的尿或月經的血倒在上面;不但如此,凡是觸到它的人就會死去,除非有人替他由根部拿走取來掛在手上帶走。另有一個不危險的
取摘方法,是在四周挖溝,直到根的隱藏部分變得十分渺小,把一隻狗縛在上面,狗跟著縛它的人走的時候,很容易把根拔出來,但是狗立時就會死去,如同牠代替
人把這一顆植物拿走一般,此後任何人也不必害怕用手去摸它了。獲得這件東西雖要經過許多苦楚,可是它卻是一件無價之寶,每逢拿到病人的面前,就能驅除這些
所謂的鬼魔。』(約瑟夫著猶太戰爭七卷六章三節)。猶太人用巫醫的方法趕鬼,與耶穌有能力的言語有多麼大的區別啊!──《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27】我們還可以再加上一個猶太人趕鬼的故事,源自多比雅書。天使告訴多比雅(Tobit),他要娶拉蓋爾(Raguel)之女撒拉為妻。她是一位美
麗的處女,帶有大量的嫁妝,而且是一位良善的女子。她曾經輪流嫁給七位不同的男人,但他們都在結婚的晚上死去,因為有一個惡魔愛上了撒拉,不許任何人與她
親近。多比雅很害怕,天使告訴他:『你進入洞房的那天晚上,你要用一些香料的灰,撒在魚的心和肝上使其冒煙,惡鬼聞到了,就會逃走,永遠也不回來了。』
(多比雅書六章十六節)多比雅依計行事,惡鬼就永遠被趕走了。(多比雅書八章一至四節)──《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31聽不見聖靈的聲音】在這裏有一個可怕的警告:我們必須終日仰望上帝使我們的感官永不遲鈍,我們的知覺永不暗淡,我們屬靈的聽覺
永不失聰。生命之律就是我們只聽我們所要聽的,我們只聽見適合我們自己的聲音。有一則故事說到一位鄉下人,正在他城市朋友的辦公定中,從窗口傳來車輛經過
隆隆的響聲。他突然說:『聽!』城裏的朋友問:『甚麼事呀!』這鄉下人說:『一隻蚱蜢』。多年聽鄉村的聲音,使他的耳朵適合於鄉村的聲音,使他聽到了城裏
人決不能聽到的聲音。從另一方面來說,把一枚銀幣丟在他上,銀子的叮噹聲,馬上就會達到孜孜求利者的耳中,而那位鄉下人可能甚麼也沒有聽見。只有那受過訓
練的專家,才能在一群鳥的鳴叫聲中,聽出每一隻鳥不同的叫聲。只有受過訓練的專家才能在管弦樂隊的許多樂器中間,找出二等提琴手的一個錯誤的音調。
我們只聽得見我們曾經訓練自己去聽的聲音,這是生命的律,我們必須日日聽從上帝,使上帝的聲音一天比一天更清楚,到最後竟成為超乎我們耳中一切聲音的一個聲音。反過來說,我們天天的不聽從,將會使上帝的聲音越來越微小,簡直到了全聽不見的地步。──《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36】一個人也許他鬆懈時候說了一些在公眾面前決不會說的粗俗可疑的話。這一類的事情可能使人牢記不忘。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說:『寧可偶然拋擲一塊石頭,不願說一句偶然的話。』傷害人的言語或污穢的言語,一旦出口無法收回,途經之處為害匪淺。──《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38~39】厄德賽恩(Edersheim)
從拉比的故事中引證了一段話,說明眾人對彌賽亞所盼望的事:『有一位拉比的門徒問他關於彌賽亞來臨的時間,他說:「我生怕你也會要求我行一件神蹟。」他們
答應不會這樣做以後,他告訴他們,羅馬的城門將要傾倒,再重建,又傾倒,在來不及再重建以前,大衛的子孫將要來到。他們不顧他的抗議,仍舊強迫他行神蹟,
所給予他們的神蹟乃是從巴尼河(Banias)洞穴中流出來的水,變成為血。──《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38~39】『再有一次,拉比以利謝的教訓受到挑戰的時候,他就行出一些神蹟。第一件神蹟是在他的吩咐之下把一棵樹挪移
了一百肘;有的人認為有四百肘。其次使河床的水倒流,學校的圍牆向前傾斜,在另一位拉比的吩咐之下方告停止。最後以利謝喊道:「願上天證明律法是否與我所
教導的一樣。」有聲音從天上說:「我的教訓就是他所說的,你們還要他做甚麼呢?」』
這就是猶太人所要的神蹟,他們之所以如此行,因為他們犯了一個重大基本的錯誤,他們要在非常的情形之中看見上帝,他們忘記上帝與我們更親近,並且不斷向我們更多顯示的時候,正是在每天的正常生活之中。──《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二46~50】一個人投身進入了耶穌基督的道路,他最親近的人不但不能瞭解他,反而加恨於他,乃是常有的事。有一位早期的殉道者說:『基督徒惟一的親屬就是聖徒。』有許多早期的貴格會(Quakers)就有這種痛苦的經驗。當愛德華佰柔(Edward
Burrough)轉向新的途俓,他的父母不滿他這種瘋狂的精神,把他從家裏趕出去。他謙
卑地懇求他父親說:『讓我留下作你的僕人好了,我會像你的僱工一樣地做一切你要做的工作。請讓我留下吧!』可是他的傳記中寫道:『他的父親堅持不答應他的
請求,不論這孩子多麼熱愛他的家,以及他所熟悉的環境,他已經不能再留下了。』──《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