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約翰福音第五章綱目




【無望中遇見希望】   
經文 約 5:147
   一、病了三十八年的癱子----許多病人我蒙恩
   二、主動愛的就近與詢問----恩主知道病多深
   三、失望絕望歎息的回答----無人幫助無人愛
   四、主動的命令愛的醫治----能力吩咐臨病人
   五、忘記感恩的忘恩之人----忘恩負義顯罪性
   六、愛的提醒不要再犯罪----救主提醒莫犯罪
   七、今日門徒當思想自己----得恩忘恩失去恩
   八、行善治病被人來逼迫----救主因此受逼迫
   九、恨主殺主的眾猶太人----罪人罪人真愚昧
   十、生命能力權柄的見證---救恩臨到眾萬民
   思想:今天我們在跟隨主的道路上如何愛主,為主,思主,報主恩。如何為主作時代的見證?
── 王永悅

【畢士大池旁】
靠人──躺著;仰望神──起來
   一、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
         1.有五個廊子
         2.他想要下去
         3.耶穌對他說:起來
   二、子與父原為一
         1.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樣作
         2.父怎樣使人活著,子也照樣使人活著
         3.叫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
   三、各種見證
         1.耶穌的見證
         2.施洗約翰的見證
         3.聖經的見證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約翰福音第五章】
一、人的軟弱與基督的大能(五19
二、內蘊的意義(五19
三、醫治與憎恨(五1018
四、偉大的宣告(五1929
   1.父與子(五1920
   2.生命、審判與尊敬(五2123
   3.接納意即生命(五24
   4.死與生(五2529
五、真審判(五30
六、對基督的見證(五3136
七、神的見證(五3743
八、最終的定罪(五4447
──《每日研經叢書》

【約翰福音第五章】
一、神仍然工作(五118
二、生命與審判(五1929
祂有兩重使命:
   1.祂給予生命(212426):聖經明說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三16)。祂所應許的永生,一方面是現在的──“已經出死入生了24),信主的人與神恢復和好的關係;另一方面是永恆的──“死人復活2125),肉體生命結束後仍有永生。
   2.祂是審判者(222729):在三18中,已經說過人的審判決定於他對耶穌的反應。一個人願意敬愛耶穌並相信祂,他就在永生的路上。一個敵對神的人,自己就已經定了自己的罪。耶穌就好像一塊試金石,人對祂的反應如何,便決定了自己所得到的審判如何。
三、證據確鑿(五3047
   1.施洗約翰的見證(3335):約翰福音曾多次記載施洗約翰為主作見證(參一1936,三2736),但他只是明燈,燈的作用是照明和引導,指引人認識基督。
   2.天父的見證(3237):祂是那另有的一位,又是差我來的父。當耶穌在約旦河受洗時,有聖靈彷佛鴿子從天降下,住在祂的身上(參一32),約翰見到了,便知道祂是神的兒子。
   3.基督工作的見證(36):祂完成了天父所交付祂的工作。
   4.聖經的見證(3944):猶太人視聖經就是一切,得到聖經就得到永生,但這是錯誤的態度。聖經本身不能給人生命,聖經的作用是引導人認識基督,只有祂才能給人永生。
   5.摩西的見證(4547):舊約聖經首五卷書被稱為摩西五經,猶太人稱之為妥拉Torah)。妥拉有訓誨、教導和律法之意,故此也被稱為律法書
──《新舊約輔讀》
  
【約翰福音第五章】
一、兆頭本身(19
二、兆頭引起的紛爭(1047
   1.安息日的問題
   2.“我與父原為一
   3.“我實實在在
──《摩根解經叢書》
  
【神兒子第二年傳道工作】
一、第三件神跡:治好無能力走動的人(五19
二、猶太人的對抗(五1018
三、耶穌辯護自己是與神平等的(五1929
四、四個證明耶穌是神兒子的見證(五3047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生命吞滅疾病】
一、疾病軟弱是死亡旅途的中間站
   1.世人的光景
   2.尋求宗教的醫治
   3.宗教無能醫治病人
二、不是宗教,乃是叫人出死入生的主
   1.不是宗教守安息日的安息,乃是在安息日的主裡安息
   2.宗教逼迫人不得享受真正的安息
   3.對於蒙主拯救者的警告
三、憑神而活
   1.神的兒子(約五1718212526
   2.人子
四、一念之差,天淵之別
   1.消極的一面
   2.積極的正面
──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軟弱人的需要】
讀經:約翰福音五章一至十節,二十一節,二十四至二十六節
一、耶穌來到耶路撒冷
1、耶路撒冷是平安的根基,是神的所在,是大君的京城,是應該有平安,快樂,尊貴的地方。
2、耶穌到這裡來的時候,是一個節期,節期是人歡樂的 ,人在節期該有快樂。
3、耶穌來的那一天是安息日,安息日是人有安息的時候。這三點歸納起來,就是說此時該是人有平安快樂享受的時候。
二、耶穌遇到一個軟弱的人
1、地方和時候,雖然都是該快樂的,但是主耶穌所遇到的人都是痛苦的,hi躺在那裡又病痛的。
2、痛苦軟弱的原因,乃是因為有病。這人因病而弱就是象徵人因著有罪,而有了死的軟弱。罪帶進死來,而死是最高的軟弱,因為軟弱到極點就是死。
3、軟弱人的痛苦,不光是在於有病,更是在於他知道該怎樣作,而無力去作,這就是說人今天的痛苦,還不僅在於人有罪而軟弱,更是在於人知道該行善而不能行善。
4、 在這個軟弱人的跟前有一個救治的辦法,就是池子的水。水動時先下去的人,就可以治好,但是雖然有這個辦法也知道辦法很好,卻無力照辦照行,這就是象徵說在 有罪而軟弱的人跟前,雖有行善作好的辦法,卻無力照辦照行。(史伯克弟兄把這三十八年的痛苦比作以色列人在曠野三十八年,以色列人領下律法來,一共癱瘓了 三十八年。
三、主的拯救
1、主的拯救是軟弱的人所未期望的。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池子裡的辦法,所以主的拯救是這軟弱人所沒有期望的。
2、主的拯救是主來找他,不是他去找主,主來問他說,你要痊癒嗎?不是他向主求醫,乃是主要醫他使他得救。
3、主的拯救,就在主的話裡。主一點不用別的辦法,只有一句話叫他起來,他就起來了。今天主救我們也在於一句話,你接受主的話就得救了。(在這裡要引用有關得救的經節,比方「信的人有永生」等)。
4、主的話所以能給人拯救,乃因主的話中有生命。軟弱的人所以軟弱,因軟弱裡面有死亡。死亡之醫治在乎生命。主的話中有生命。人一接受主的話,死亡就得醫治,軟弱就變剛強。
5、主的拯救在於主的生命,在人看,這人是在病弱中,但主看這人是在死亡裡。所以主說:「死了的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祂能叫人活,像神能叫人活一樣,主的救法乃是給他生命叫他活。
四、主拯救的能力
1、主的拯救不只能叫他起來行走,還能叫他拿著褥子行走。以前的褥子就死電影院,酒壺,紙煙,麻將。
2、主不只叫軟弱人能剛強起來,並且剛強到一個地步,能勝過各種的嗜好。
五、主拯救的結果
1、有平安,這人雖在安息日,卻躺在那裡沒有平安,沒有安息,但一起來行走,就有安息,平安了。
2、有快樂,得到生命才有真快樂,才真是過節,人一得救就是過得救節,享受救恩之樂。
3、有了神的同在。有神作你的同伴才是到了耶路撒冷。
──《福音材料26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