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約翰福音第三章綱目




【必須重生(約三1~21)
   一、宗教家──是法利賽人(1)
   二、政治家──是猶太人的官(1)
   三、教育家──是以色列人的先生(10)
   四、財主家──當安葬耶穌的時候,他曾帶著沒藥和沉香約一百斤前來(約十九39)
   五、道德家──是承認耶穌是由神那裏來作師傅的(2),也是衛護耶穌的(約七50~51)
   六、尼哥底母雖有這些長處,當時卻還未得重生(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聖靈如風(在原文上風字和靈字同)(約三6~8;徒二2)
   一、是自主的──隨著意思吹(林前十二11)
   二、是有力的──無人能敵(徒一8;六10)
   三、是無形的──只能聽見風的聲音
   四、是難測的──卻不曉得從那裏來,往那裏去
   五、是逼需的──無風無氣,動物和植物不能生長(參約三5)
   六、是賜命的(羅八2;結卅七8~10)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至極的幾件事(約三16)
   一、極大的慈愛──神愛(羅五8;約壹四9)
   二、極多的人數──世人(啟七9~10)
   三、極厚的恩賜──獨生子(羅八32;林後九15)
   四、極重的刑罰──滅亡(啟廿一8)
   五、極美的盼望──永生(羅六23;彼前一4~5)
   六、極易的得法──相信(弗二8;約一12)
── 丁良才《經題模範》

【神四向度的愛】
讀經:約三16
   一、闊──神愛世人
   二、長──賜祂的獨生子
   三、深──凡一切信祂的
   四、高──得到永生

【尼哥底母】
從肉身生的;從靈生的
   一、從水和聖靈生
         1.誰必須重生?
         2.為何必須重生?
         3.如何能重生?
   二、信和不信的人的將來
         1.神愛世人
         2.信子的人得永生
         3.不信的人必要滅亡
   三、施洗約翰的見證
         1.祂必興旺(增加)
         2.我必衰微(減少)
         3.喜樂滿足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約翰福音第三章】
一、夜間來訪的人(三16
二、知而後言(三713
三、被舉起的基督(三1415
四、神的愛(三16
五、愛與審判(三1721
六、一個沒有妒忌的人(三2230
七、來自天上的一位(三3136
──《每日研經叢書》

【約翰福音第三章】
一、耶穌教尼哥底母重生的道理(三121
二、施洗約翰在猶太的工作(三2236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約翰福音第三章】
一、重生真義(三115
二、愛與審判(三1621
約翰福音三16被稱為福音的精華,這實在沒有任何誇張成分,因它簡單地將福音要素包括在內,這節經文告訴我們幾點重要的真理:
   1.救恩來自神,由神開始。
  2.神的本質就是愛(參約壹四8),祂的愛普及世人。
  3.神藉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完成救恩的工作。
  4.相信祂的人就能得著救恩,從罪惡滅亡中被拯救出來,進入永恆生命的國度裡。
耶穌來到世上也是這樣,當人看到這完美的一位時,便會看到自己的罪,只是人仍然可有兩個選擇:
  1.相信祂(1618):相信的人便會得到救恩,行在光明中。
  2.敵對祂(1920):這些人仍在黑暗中,最終乃是滅亡。不過,這不是神要定他的罪,乃是他自己的抉擇定了自己的罪。
三、謙卑順服(三2236
   1.他再次指出他只是基督的先鋒(2830
   2.他指出耶穌能吸引人,乃是神給予祂的能力和恩惠(27313435
   3.約翰指出永恆的選擇已擺在人面前:永生或神的忿怒(36
   4.只是有不少人拒絕這真理,但是接受的人,便會明白神的話就是真理(3233
──《新舊約輔讀》

【重生得永生】
一、墮落之後的人的光景
二、重生的需要
   1.重生的人才能見神的國(約三3
   2.重生的人才能進神的國(約三5
三、重生的意義
   1.字面上的解釋
   2.屬靈的意義
   3.從水和聖靈生(約三58
四、重生的成就
   1.客觀的事實
   2.主觀的經歷
  1)有人向我們傳道了,把基督的話傳給我們聽了(羅十1417
  2)悔改相信就可以得救(徒三19;羅十910
  3)相信就能重生得永生(約一12,三16,二十31;羅十13
  4)因相信,人的靈活過來(弗二15
  5)受浸歸入主的死,作與基督同葬,同復活的見證
五、施洗約翰
六、神的愛(約三16
──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上流人的需要】
讀經:約翰福音三章一至十五節
一、一個上流人
尼哥底母是一個上流人,因為他有道德,有學問,也是一個上了年紀的猶太人的官,並且也敬畏神,這幾點加起來,才是一個上流人。
二、作人的問題
1、這人來和主耶穌談到人在神面前作人的問題。
2、他把人的問題,看做一個行為的問題。因為他稱主為夫子,他也承認主是從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師傅就是教導人如何遵守律法,如何在神面前作人。
3、主的答案給他看見,人在神面前作人的問題,不是行為問題,乃是生命問題。因為主回答說:人必須重生才能有分于神的國。所以主的答案,是駁他的問題,改他的眼光。他所問的是行為問題,主的答案是生命問題。
4、主就藉著這個答案,給上流人看見他的需要不在修改行為,乃在得著生命。
三、必須重生
1、人的生命,是邪惡敗壞的,又是不能改變的。
2、所以人修改無用。
3、人必須另外再得一個生命,就是必須重生。
四、重生的意義
1、重生的字意是再生一次。所以尼哥底母領會重生乃是進母腹再生一次。
2、重生的字意雖是再生一次,但是重生的意義,卻非到母腹再生一次,乃是從神再生一次。
3、從神生一次,就是從靈生一次,也就是聖靈進到我們裡面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
4、重生就是在自己的生命之外,再得著神的生命。
五、如何重生
1、客觀方面——就是藉著基督的死而復活,基督的死,消除人的罪,基督的復活,釋放出祂的生命。祂的死,把罪的難處除去,祂的復活,把祂的生命分給人。
2、主觀方面——第一我們要承認自己的生命是敗壞的,不能改變的,第二我們要承認主替我們死而復活,第三我們要接受死而復活的主,作我們的救主,就是仰望釘十字架的耶穌,像舊約以色列人仰望銅蛇一樣,一仰望即活了。
──《福音材料26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