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星期四

馬太福音第廿四章例證




【太廿四1在錫安山的山頂,挖掘成一片一千平方呎的高原,在其上有聖殿本身。它是用白色的大理石,貼上了金子建造的,在日光之下光彩奪目,使人無法正視。在低下的城市與聖殿之間,躺臥著提若坡陽(Tyropoeon)谷,有一座巨大的橋樑橫越此谷,它的弓架每一個有四十一英呎半的墩距,在它起拱點的石塊長二十四英呎厚六英吋。聖殿四周環繞著巍峨的門廊,所羅門廊與王廊(Royal Porch)。支撐這些門廊的柱子,是整塊的大理石所雕刻出來的,柱子高達三十七英尺半,三個人手牽手還難以圍抱一周。聖殿的各種角石長達二十至四十英尺,重達一百噸以上。至於怎樣雕刻,怎樣安放這些石塊,實在是古代工程的秘密。怪不得這這些從加利利來的漁夫,看到這些石頭和神奇的建築,要呼喚耶穌注意它們。──《每日研經叢書》

【太廿四2我們查看猶太的歷史家約瑟夫所記載的史實,就可以看出耶穌對將來的災難說得多麼準確。約瑟夫述及那段圍困與 饑荒的日子:『饑荒越來越蔓延擴展,吞滅了整個房子,整個家庭的人口,樓上的房間充滿了饑餓垂死的婦女和孩童。城裏的小巷堆滿了老年人的屍體,孩童與青年 人如同影子一般地在街市上遊蕩,大家都因饑餓而浮腫,人們隨時都可能倒地死亡。至於他們的埋葬,生病的人不能做,健康的人因著大批埋不盡的屍體,以及不知 道自己在甚麼時候亦將死亡而不去做。因為有許多人在埋葬別人的時候死去;還有許多人,在他們最後的時刻尚未來到以先,自己走到他們的棺材裏去。沒有人再為 這些災難悲嘆,悲慟的哀號都聽不見,因為饑荒的驚惶淹沒了一切人性的愛顧。那些將要去死的人,祇是以乾澀的眼,張開的嘴,凝望著在他們之前安息的人。一種 深深的沉默,和一種死亡之夜,緊緊地抓住了這個城……他們每一個人死的時候,眼睛都凝視著聖殿。』(約瑟夫著,猶太戰爭,五卷十二章三節)
約瑟夫述及一則可怕的故事,有一位婦人,在那個時候真正宰殺、烹煮並喫了 她正在哺乳中的孩子(六卷三章四節)。他告訴我們,甚至羅馬人攻陷了這座城以後,本來準備進城掠奪,卻因為看到這幅可怕的景象而驚懼得垂手不知所指。『當 羅馬人到屋子裏來掠奪戰利品的時候,他們發現全家都死人,樓上充滿了屍體……他們站在那裏嚇得呆住了,甚麼東西也沒有碰,就走開了。』(六卷八章五節)。 約瑟夫親身經歷這恐怖的圍困,並且告訴我們,被擄為奴的有九萬七千人,死亡的有一百一十萬人。這都是耶穌豫先看見,豫先警告的。──《每日研經叢書》

【太廿四2主耶穌在地上工作快完成時,祂預言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預言果然應驗了,殿宇全部完工才八 年,羅馬將軍提多同羅馬兵丁,便把它燬壞了。猶太當時的大史家約瑟弗,極生動地描寫說:「大火掃蕩殿宇,以至毀滅,精金都鎔了,金鎔液滲入石隙間,一班羅 馬兵士,因為要取得金子,便把石頭一塊一塊的撬起,直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的。」── 陳樹祥《喻道故事集》

【太二十四2122請看約瑟夫的猶太戰爭(Jewish War)第五卷第512518頁,以瞭解圍攻時的恐怖景象。耶穌的話使人憶起但以理書十二1述的末世慘狀,耶穌認為那段話至少是這些災難的預示。但是這場毀滅性的災難並不能充分發揮其威力:日子將要減少,為的是給選民以生還的機會,也許正因世上還有選民,才使神懲罰的嚴酷性得以減輕(參看所多瑪的義人,創十八2332)。動詞被減少了的被動語態表示,就連人間爭戰的恐怖程度,也在選民之神的掌握中。──《丁道爾聖經注釋》

【太廿四43有一則寓言述及有三個小魔鬼要到世界上來實習,他們與魔鬼的頭目撒但談起如何引誘並毀滅人類的計劃。第一個 說:『我要告訴他們沒有上帝。』撒但說:『不可能使多數人都有這個錯覺,因為他們明知道有一位上帝。』第二個說:『我要告訴人沒有地獄。』撒但回答說: 『你無法欺騙人,人早已知道為犯罪的人有一個地獄。』第三個說:『我要告訴人不用著急。』撒但說:『去吧!你可以毀滅千千萬萬的人。』最危險的自欺,就是 以為還有充份的時間。人生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他學到『明天』這個詞句的時候。有許多事不能拖延,因為沒有人會知道他到底有沒有一個明天。──《每日研經叢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