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星期二

聖經為什麼這麼難讀?



聖經為什麼這麼難讀?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6)

如果到神學院去,  進修舊約希伯來文以及新約希臘文原文,就知道中文聖經已經是很好讀了。當然聖經很難讀主要不是語文的障礙,而是「字句好像都看得懂,但是意思很模糊」,難怪都要聽講道,因為自己好像都讀不懂。

主要原因:

1
). 文化差異     
 咱們中國人五千年風俗再加上傳統佛教思維讀了很多民間故事,腦袋瓜裡的上帝跟聖經裡的上帝全然不同,所以在觀念的吸收上變得很困難,光是從多神或無轉為一神就會打結,更別說還有十誡這種繁文縟節的解釋,當然變難讀。

2.
舊約太多。         
 如果聖經只有新約,也許會覺得難度會大大降低,偏偏舊約佔了聖經三分之二以上,那都是以色列人的事,加上故事只有一點點,說明卻是一大堆,很多都是告訴我們要怎麼遵行神的旨意,有點兒類似憲法,真的只有專業讀得下去,如果連聖殿的尺寸材料都要記載,那不是變成建築施工圖,怎麼會好讀?

3.
與我無關。        
 除了耶穌釘十字架跟我們直接相關以外,其他好像都是猶太人歷史,讀不讀其實無所謂,當我們習慣「畫重點」的讀書方式以後,習慣閱讀的,是不是小說故事,傳記趣味,幽默風趣或是專業知識之類的書,誰喜歡說教講道理的書?誰還想讀?

4.
生活緊張。       
 現代人放鬆都來不及了,誰還有閒情逸致聆聽教誨?問題是,聖經又如此重要,不讀不行,於是矛盾就產生了,一方面心裡知道這很重要,一方面心裏又不想讀,這就變成了壓力,因為必須強迫自己讀,不然會不安或是罪惡感,但是讀了又覺無聊,讀不下去,也讀不懂,這樣循環幾次,看到聖經就會很煩,甚至反感。




怎麼辦?其實不難!
1.
先從自己能吸收的部分入手,讀不下去就先跳過去,避免心裡產生排斥。
2.
背誦對自己有幫助的金句。
3.
發問吧!  模糊之處正是領受的入口。
4.
參加研經特會吸收講員精華,減少摸索。
5.
帶領或陪伴別人讀經,產生動力。

讀經的目的不是增長知識而是更認識神,然後帶來生命改變,讀經以前先禱告,我們只要祈求聖靈開啟我們的心,聖靈就會透過聖經開始動工,這樣子,屬靈生命就開始成長了。其實,聖經讀到一個程度,  就會開始產生濃厚興趣,畢竟聖經是幫助我們認識神的主要方式,我們跟神不熟的時候,對於神相關的性情也不會有興趣,但隨著我們跟神親近,我們自然會產生渴慕,不要灰心,不要放棄,讀經會光照我們的心,開啟我們的路,是一輩子最美好的事!


 Adapted from ICF   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