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牧人、朋友(約二十30~31,二十一1~17)】
一、約翰二十一章是講到教會
1、約翰曾聽到並看到基督與教會的異象
(1)在馬太十六章,當彼得從父那裡得著啟示,認識到主的身位元和工作時,主馬上就加上教會的啟示。當時約翰和其他門徒都在場,所以他們都聽見了關於基督和教會的啟示。
(2)在啟示錄第一章,約翰被放逐到拔摩海島上,他又在那裡看見了基督與教會的異象(人子行走在七個金燈檯中間的異象)。
(3)教會歷史上有一種講法,說約翰從拔摩海島被開釋,回到以弗所之後才寫約翰福音、約翰書信和啟示錄的。果真如此的話,那麼當他在寫約翰福音的時候,乃是有基督與教會的異象活化在他眼前的。
2、約翰頭二十章是講基督,二十一章講教會
(1)約翰福音的結束很特別,跟馬太、馬可、路加這三卷福音書不同,它們結束都很清楚。
(2)但約翰寫到第二十章的末了,原已把他寫前面二十章的目的交代得很清楚,本來可以手筆了,結果卻再加上一章。
(3)約翰福音是講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叫我們信了祂可以得生命,這是何等高超的啟示。
(4)在基督這個高超的啟示以後還要加上一章,可見二十一章非同小可。這一章是啟示之上再加啟示,乃是啟示教會。
3、基督與教會的啟示,和新約的負擔是一貫的
(1)馬太十六章的啟示,也是彼得先從父神得到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的啟示,按著再從主耶穌得到建造教會的啟示。
(2)新約聖經不只講基督,也講教會。為著教會,使徒彼得的那一份是網魚,是得人;保羅的那一份是織帳棚,是建造教會;而約翰的那一份是補網,是解決教會的難處。新約聖經的負擔是一貫性的。
二、教會中需有網魚的人
1、約二十一章魚路五章的比較
(1)這兩處聖經的記載非常相似。同樣是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因依從主的話下網,就都圈住了甚多的魚。
(2)路加記載說,「網險些裂開」,原文的意思是說「網就要破了」,於是趕快另叫一隻船來幫助把魚裝上。
(3)路加沒有告訴我們到底那一網有多少魚,也沒有告訴我們到底有沒有失去魚。而約翰卻記得一清二楚,一共網了一百五十三條大魚,並且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意即一百五十三條,條條都在,沒有漏掉一條。
2、彼得的長進
(1)主對彼得的呼召非常特別,要他得人如得魚(太四19)。在屬靈一面,他是網魚的人;在五旬節那一天,他打了一大網的魚。
(2)一般網魚的人,跟路五章裡的彼得一樣,只在意網到「甚多」的魚,又興奮,又光彩;但究竟網到多少條?漏掉多少條?並不在意。
(3)但到了約二十一章,彼得網到了一百五十三條,居然一條也沒有失掉;條條在意,條條寶貴。
(4)教會中要有像彼得那樣的漁夫,傳福音得人;並且也要像約二十一章的彼得,在意每一個所得著的人。
三、教會中更需要有牧羊的人
1、網魚人和牧羊人的不同
(1)通常,人多喜歡作網魚的工作,一下子可以網到許多的魚,轟轟烈烈,引人興奮;網魚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2)牧人餵養小羊,默默無聲,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付更大的代價,極其勞苦。
(3)網魚的人網了一百多條大魚,少幾條多幾條不大在意,而在意還留下多少條。但牧人的心,總是看失掉了幾隻,他不看留下多少,即使留下九十九隻,仍是不夠,還要去找回那一隻(太十八10~14)。
2、主耶穌要彼得也作牧羊的人
(1)吃完了早飯之後,主耶穌三次問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愛我嗎?你愛我嗎?並且也三次對彼得說,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
(2)也許彼得正為著網到這麼多的魚而很興奮,但主卻要問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很多時候,主祝福教會,給教會加添人數,我們也為這種結果興奮得不得了;此時,主也要告訴我們,如果你實在愛我的話,你要餵養這些小羊。
(3)我信彼得後來也實在進入了牧人的負擔,所以他在寫彼得前書的時候,就勸勉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羊神的群羊,並作群羊的榜樣(彼前五1~4)。
3、教會中人人都要有牧羊的心
(1)不要以為只有長老是牧人,其他的人是群羊,需要餵養。在教會中,主耶穌是大牧人,我們都是群羊;不過有的人是作領袖的羊,作模範、作榜樣,領頭一同隨大牧人的帶領。
(2)我們都需要有牧羊的心,照顧弟兄姊妹。千萬不要說在教會裡只有單行線,一批人單是在那裡餵養,另一批單是被餵養。我們都需要互相餵養。
(3)並且不光是小的羊需要餵養,老的羊也需要餵養;年幼的、年長的,領頭的、跟隨的,人人都需要餵養,都需要照顧。用禱告來彼此扶持,用對主話語的享受來彼此餵養。
(4)教會是眾聖徒的教會,人人都有他的一份,都有他的角落,也都要把肩膀
;這樣,就有這是「我」的家的感覺。教會是眾聖徒的教會,這不是一個道理,必須付諸實行。
四、在教會中需要彼此作朋友
1、用友誼的愛即可彼此餵養
(1)當主耶穌第一、二兩次問彼得說,「你愛我嗎」時,所用的「愛」字希臘原文是Agapao,指神聖、高超的愛;而第三次的問話和彼得每一次答話裡所用的「愛」字,希臘原文是Phileo,指友誼、普通的愛。
(2)彼得自覺夠不上用「神聖的愛」來愛主,他只能說,我是用「友誼的愛」來愛你;所以到了第三次,主耶穌只好降低祂的標準,問彼得是不是只能用友誼的愛來愛祂。即使是友誼的愛,主仍說,你餵養我的羊。
(3)你不需要去分析到底是神聖的愛,還是友誼的愛。主不要你去想你夠不夠得上,主並沒有說這個不夠,不行,主仍要你餵養祂的小羊。主不要我們一直停留在自我中心力,主總是要我們去照顧教會裡需要照顧的人。
2、非拉鐵非是以友愛彼此相愛的教會
(1)啟三章裡的非拉鐵非,是非常屬靈、水準很高的教會(參啟三7~13)。非拉鐵非的希臘原文是Phileo-adelphos,意即用友誼的愛來愛弟兄的教會。
(2)在非拉鐵非教會中,滿了友愛的氣氛,在這裡你找到朋友。年輕人不要到世界裡去找朋友,要在教會裡面找朋友;年長的和年幼的,彼此也可以交朋友。
(3)弟兄姊妹把所享受、所得著的,彼此分享、彼此交通,這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是教會正常的光景。
3、叩門就開門的總是朋友
(1)在寫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信中,主說,我賜給你一個敞開的門。這不單指福音工作的門,也指在弟兄姊妹中間有一個敞開的門,沒有隔牆,是「一」的見證。教會的立場,就是基督身體合一的立場。
(2)在路加十一章裡主耶穌 門徒怎樣禱告,祂舉一個比方說,有一個人半夜到朋友家叩門,因著他請詞迫切的直求,那朋友就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路十一5~9)。
(3)如果你看上下文,就知那屋裡的朋友就是主耶穌,祂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也要常去扣祂的門,好叫我們教會的朋友得幫助。
(4)什麼是朋友?當你去叩門,給你開門的就是真正的朋友。
主耶穌就是這樣的朋友,所以祂給非拉鐵非教會一個敞開的門。在教會中,我們都要作朋友,彼此叩門,也彼此開門。
五、正常的教會生活
1、必須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地方
(1)詩篇八十四篇說,神的居所何等可愛,因為在那裡,麻雀也能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也能為自己找著抱雛之窩(詩八十四1~4)。
(2)在教會中如果只講屬靈的事,而不提友愛,就會有很多人找不到自己落腳之處,找不到屬於他們的地方。
(3)曾有些地方的教會,聚會空氣很強,屬靈味道很濃,但他們只要年輕的,不要年長的;只要靈性強的,不要靈性弱的。這樣,微弱的麻雀就找不到落腳之所,小燕子也找不到抱雛之窩了。
(4)我們必須看見,教會是眾聖徒的教會,每一位聖徒在教會中都有他的一份;我們不但不可以把人嚇跑或趕跑,反而該讓人覺得這就是我的家,你要趕我都趕不走。
2、教會生活就是我們的「社交生活」
(1)在教會裡實在是需要朋友,我們都可以彼此作朋友。我們以前是不提社交的,其實最準確健康的說法是,教會生活就是我們的「社交生活」。
(2)「基督是生命,教會是生活」。我們是蒙主拯救的人,和世界沒有相同的地方,沒有辦法再與世人交往下去,而在聚會和生活中就和弟兄姊妹調在一起,所以教會就是我們的生活。
(3)當然教會不是解決社會問題,不要把教會變成社會福利單位。但我們應當實實在在的顧到人的需要,讓所有的弟兄姊妹在教會裡面找到他們的角落,都有在自己家中的感覺。
3、在教會中人人都作漁夫、牧人和朋友
(1)約二十一章給我們看見,教會要往前,需要有漁夫來得人如得魚,或一條一條的釣,或一批一批的網,總之,需要有得人的漁夫。
(2)這一章也給我們看見,教會不單有漁夫、教會更有牧人。教會裡所有的弟兄姊妹都有兩方面的需要,一面是餵養人,一面是被人餵養。
(3)這一章更為我們看見,牧羊和餵養是用友愛,因此教會中需要作朋友的人。每一個人在教會裡面都需要有朋友;我們要與弟兄姊妹建立關係,作他們的朋友。
4、認真說來,餵養和作朋友乃是同一件事
(1)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餵養一個人,就是講一篇道給他聽。但是光是聽道不能應付他們的需要。
(2)神造人是要人和人有在一起生活的需要,我們沒有辦法單獨,我們必須和弟兄姊妹群居在一起。教會裡面友誼是確實需要的,因此聖經裡是用友愛來餵養小羊。
(3)很多時候我們在餵養人時,多關懷一點他們日常的生活,關心他們人生的種種光景,然後幫助他們到主面前有一點的享受和經歷,這比講五篇、十篇道更有用。
(4)所以你要摸到弟兄姊妹裡面的感覺,使他們覺得你實在是他們的朋友,願意與你親近、傾談,而不把你當做一個屬靈大漢,敬而遠之。
(5)巴不得我們都看見約二十一章關於教會的啟示。每一個弟兄姊妹都在教會中找到他們的那一份,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也都能經歷敞開的門。
(6)若是教會有這樣的光景,這一個教會就是非拉鐵非教會。主對非拉鐵非教會得勝者的應許,是使他們在神的殿裡作柱子,不再出去。其實得勝的光景就是在教會中,人人都擺上他們的一份,不再離開,這就是教會。──《查經輯要》(毅)
【耶穌為生命】(約十四6)
一、是已經顯出的(約一4;四10;五26;徒三15注意生命的主;約壹五11~12)
二、是信者可得的(約三16;十七2~3;十28;約壹五20)
三、是湧流不息的(約四14)
四、是使人滿足的(約六35;賽四十九10;啟七16)
五、是供給別人的(約七38;詩廿三5末句;創十二2末句)
六、是極為豐盛的(約十10後半;西一19;二9~10)
七、是叫人復活的(約十一24~25;五21;六40,4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十五):神性的象徵──鷹】
一、四福音書啟示主耶穌的四方面
1.《馬太福音》啟示主耶穌是君王
2.《馬可福音》啟示主耶穌是僕人
3.《路加福音》啟示主耶穌是人子
4.《約翰福音》啟示主耶穌是神子
二、四活物的象徵和順序(啟四7)
1.臉面像獅子──萬獸之王,象徵王者的風度
2.臉面像牛犢──替人服役,象徵僕人的樣式
3.臉面像人──象徵完美的人性
4.臉面像鷹──象徵高超的神性
三、《約翰福音》從三方面(3“L”)啟示主耶穌的神性
1.一至七章講『生命』(Life)
2.八至十二章講『光』(Light)
3.十三至廿一章講『愛』(Love)
四、神將祂自己比作鷹──祂就是『愛』
1.如鷹將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出十九4)
(1)是大能的愛
(2)使脫離世界
2.如鷹攪動窩巢(申卅二11)
(1)是管教的愛(來十二10)
(2)使得益處
五、聖經中所描繪鷹的特點之一──滿有『光』
1.如鷹展翅上騰(賽四十31)──懂得利用氣流
(1)認識自己的無能,停止掙扎努力
(2)知道神是我們力量的泉源,完全依靠神
2.如大鷹高飛(俄4)──地上事物變得渺小
(1)不看重地上的人事物
(2)脫離屬地的羈絆
3.眼睛遠遠觀望(伯卅九29)──在信心裏有清楚的眼光(林後五7;來十一13)
(1)有屬靈的眼光(林前二15)
(2)以上面的事為追求的目標(西三1~2)
六、聖經中所描繪鷹的特點之二──滿有『生命』
1.在高處搭窩(伯卅九27~28)──與基督同坐天上(弗二6)
(1)住在基督裏面(約十五5)
(2)享受基督裏面一切的豐富(弗一3)
2.咂血(伯卅九30);屍首在那裏,鷹也必聚在那裏(太廿四28)──生命吞滅死亡(林後五4)
(1)對付一切消極的因素
(2)得以在生命中作王(羅五17)
3.如鷹反老還童(詩一百零三5)──滿有生命的新樣(羅六4)
──
黃迦勒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十六):耶穌高超的神性(一)──生命】
一、這生命乃是神的生命(五26;弗四18原文『神的生命』)
1.生命在祂裏頭(一4)
2.祂願意人到祂跟前得生命(五39~40)
3.主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十10)
4.祂藉死釋放生命:
(1)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十二24)
(2)兵拿槍扎祂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十九34)
5.我們是藉相信得生命(三36;二十31)
二、生命的本質──靈
1.聖經裏有三種生命:肉身生命(bios)、魂生命(psuche)、靈生命(zoe)
2.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三6)
3.祂自己有無限量的聖靈(三34)
4.祂藉死賜下聖靈(七39)
5.聖靈就是主的化身(十四16~18)
6.主死而復活之後向門徒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二十22)
7.聖靈進入信徒裏面的結果:
(1)重生了我們(三5,8;多三5)
(2)叫我們能拜神(四24)
(3)引導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十六13原文)
三、生命的供應──話
1.主乃是太初就有的道(一1“logos”)
2.聖經是啟示主自己的道(五39~40)
3.道必須化成主應時的話(rhema),才是生命(六63,68)
4.主的話能供應生命(十一43~44;十五7~8)
5.主的話也使我們成聖(十七17)
四、生命的功用──活水
1.永遠不渴(四14)
2.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七37~38)
──
黃迦勒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十七):耶穌高超的神性(二)──光】
一、光明與黑暗相對
1.光暗不能兩立(一5)
2.世人不愛光倒愛黑暗(三19)
3.在黑暗中的光景
(1)有罪(八章)──作罪的奴僕
(2)瞎眼(九1~12)──看不見人生的道路
(3)是非不明(九13~十42)──以宗教代替真神
(4)死亡(十一章)──在墳墓裏最黑暗
二、主耶穌是世上的光(八12;九5;十一9),來解決人的黑暗
1.叫人從罪中得著真自由:
(1)使人看見自己也有罪(八7~9)
(2)使人知道罪的痛苦和結局(八24,34)
(3)使人明白罪的源頭和脫罪之路(八36,44)
2.叫瞎眼的人得以看見:
(1)人生來是瞎眼的(九1)──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四4)
(2)用唾沫和泥抹在眼上(九6)──話一解開就發出亮光(詩一百十九130)
(3)往西羅亞池子裏去洗(九7)──信而順從,眼睛得開(徒廿六18)
3.帶領羊出羊圈到草場:
(1)宗教徒自以為能看見,其實是瞎眼的(九28,39~40;林後三15;徒九3)
(2)他們是賊,是強盜,是雇工(十1,12~13)
(3)主是羊的門,是好牧人(十7,9,11)
(4)憑聲音領出自己的羊,叫他們出入得草吃(十3~4,9,16)
4.主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十一25):
(1)僅僅認識字句道理仍無濟於事(十一11~13,23~24;林後三6)
(2)要緊的是必須有活的信心(十一15,26~27,40)
(3)主的話能叫死人得生命(十一43~44)
三、信從主這光,作光明之子(十二36)
1.凡信主的不『住』在黑暗裏(十二46)
2.我們當像光明的子女(弗五8~14)
3.在光明中行,就與神相交(約壹一5~7)
──
黃迦勒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十八):耶穌高超的神性(三)──愛】
一、主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一14)
1.恩典是愛,真理是光
2.主是恩上加恩(一16),基督的愛豐盛有餘(弗三18~19)
二、神是愛的源頭,基督是愛的內容(三16)
1.神愛世人,愛到『甚至』的地步
2.基督的愛的兩方面:
(1)所作的──捨己流血作罪的贖價
(2)所是的──賜人生命作人的享受
三、認識基督的愛
1.乃是愛到底的愛(十三1):
(1)是沒有條件的愛
(2)是永不改變的愛
(3)是極度完全的愛
2.是謙卑服事的愛(十三5)
3.是傾倒生命的愛(十三5)──倒水
4.是能夠證明的愛(十四21)
四、主對祂所愛的人的期望
1.要彼此相愛(十三34~35)
2.要住在祂的愛裏面,結出愛的果子(十五9~10)
3.要在家庭中和教會裏盡愛的責任:
(1)看顧自己家裏的人(十九26~27;提前五8)
(2)餵養主的小羊(廿一15~17)
──
黃迦勒
【約翰福音中十次「時候到了」】
一、四21 人敬拜主的地方是內心的信心。
二、四23 人敬拜的方法是在靈裡與真理裡。
三、五25 死人即與神隔絕的人要聽見主耶穌的聲音,這生命之道點活了人的死靈,使他得生命,不再與父神隔絕。
四、五28 死人都要聽見主的聲音,復活接受審判,行善的是屬於神的信徒得永生。作惡的是魔鬼的兒女,被定罪進入為魔鬼預備的火湖。
五、十二23 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甘心上十宇架為全人類死,使神的心得著滿足,顯出祂的榮耀來。
六、十三1 人子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死而復活升天回到父神寶座處。臨別為屬祂的人講論重要之話,愛他們到底。
七、十六2 門徒受逼迫的時候到了,宗教世界殺他們還以為是事奉神。
八、十六25 因主復活,聖靈內住,不再用比喻隱藏真理,乃明說,聖靈裡面的開啟。
九、十六32 門徒將分散,離開主,主獨自一人完成救恩,留下孤單之路的榜樣讓門徒效法。
十、十七1 臨別大祭司禱告,向父祈求榮耀父與子的名.子忠心順服而死,使父神滿足。――
張向晨《聖經六十六卷》
【基督的見證】(約翰福音)
一、先鋒(一6~7,15,19,26~28,32;五33~35)
二、聖父(五32,34,37;八18;太三17;十七5)
三、聖經(五39~47;一45;申十八15,18;徒廿六22~23)
四、自己(八14;十八37)
五、工作(十25,37~38;五36;三2;十四11;參太十一1~6)
六、門徒(十五27;十九35)
七、聖靈(十五26;十六1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信我的】
一、永遠不渴──滿足的生命(約六35;十10)
二、得享永生──常存的生命(約六47;十28~29)
三、江河流出──豐富的生命(約七38)
四、作成大事──超奇的生命(約十四12)
──
丁良才《經題模範》
【真基督徒的表示】
一、謹守主道(約八31;太七21~27)
二、彼此相愛(約十三35)
三、多結善果(約十五8;加五22~23)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基督的預告】(約十三19;十四29;十六1,4)
一、為警戒門徒──免得跌倒
二、給世人作證──表示預知
三、是表明主愛──始終不變
──
丁良才《經題模範》
【主耶穌臨別訓言含有五種秘訣】
一、相交的秘訣(約十四25,參15~24)
二、喜樂的秘訣(約十五11,參1~10)
三、恆心的秘訣(約十六1;參十五18~27)
四、祈禱的秘訣(約十六25,參20~27)
五、得勝的秘訣(約十六33,參32)
──
丁良才《經題模範》
【神而救主──約翰福音】
讀經:約一1~4,9~14,16~18,21,24~25,48~51;二9~11,23~25;三1~3,5;四10~1421,23;五1~10,21~26;六33~35,47~48,50~51,53~58;七2~3,6,8,10,37~39;八3,5,7,12,24~25,28,32~36,44,46,57~58;九1~7,14,34~41;十10~11;十一1~6,17,21~29,40~44;十二20~24,28,32~33;十四6~11,16~23;十五4~5,7~8;十七16,21~24;十九34;二十17,19~22;廿一15~17
一、證明基督是神的顯出(一~二章)
1.基督是太初的話,話就是神
(1)創造萬有──舊約舊造的故事
(2)人的生命──新約新造的故事
(3)福音的中心──國度與生命
2.生命在話(基督)裏
3.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4.恩典──神被人得著
5.真理──神被人看見認識
6.豐滿──基督豐滿的本質就是神自己
二、基督能供應各等人的需要(三~十一章)
1.上流人的需要(三章)──重生
2.下流人的需要(四章)──活水
3.軟弱人的需要(五章)──生命勝過罪的轄制
4.飢餓人的需要(六章)──生命滿足人的虛空
5.乾渴人的需要(七章)──主是活水解人乾渴
6.犯罪人的需要(八章)──生命解決犯罪的問題
7.瞎眼人的需要(九章)──生命使人心眼得開
8.死了之人的需要(十一章)──生命勝過死亡
三、基督如何使人得著祂的生命
1.死(十二章)
(1)死如麥子落在地裏釋放生命
(2)死能吸引萬人來跟隨祂
(3)死是祂得榮耀的時候
2.復活──分賜生命
3.升天──完成了神人調和
4.進到門徒裏頭──藉著聖靈
四、基督如何住(活)在我們裏面
1.主是生命即神是生命
2.主與神作人的生命都是在聖靈裏
3.聖靈進到人裏即基督住到人裏面
五、如何得著基督的生命──信是惟一條件
六、如何讓基督住(活)在人裏面──愛是條件
──
油印本《新約生命讀經──基督作生命》
【約二和十一章的對比】
約
十一章拉撒路復活的故事,和約二章變水為酒的神跡這兩幅圖畫是一樣的,迦拿有婚筵,(人生的快樂)婚筵的中心乃是酒(生命)。這是象徵在伯大尼拉撒路家中
有人生的快樂,快樂的中心乃在於生命。但他們三人的生命都脆弱像蘆葦一樣,生命一完人生的快樂就沒有了。也就是酒用完了。約翰福音第二章是圖畫,第十一章
是說明這兩章可作對比如下:
第十一章:
1、大尼的家有人生之垮了。
2、拉撒路要死了(伯大尼)。
3、拉撒路的姐姐馬大來告訴主說拉撒路病了。
4、主不照馬大之言作事。
5、主在伯大尼是照自己的意思而行。
6、拉撒路埋在墳墓裡全是死亡。
7、主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得著生命。
第二章:
1、迦拿有人生的婚筵。
2、婚筵的酒要完了(迦拿)
3、主的母親馬利亞來告訴主說酒用完了。
4、主也不照馬利亞的意思作事。
5、主在迦拿也是照自己的意思而行。
6、酒用光了,只有六石缸水(水代表死亡)。
7、變水為酒,世人得到生命的快樂。
──《福音材料26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