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星期六

約翰福音第十六章拾穗

【約十六7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
    「有益」:原文是「有益」或「需要」。──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十六8為罪自責「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世人很少自己責備自己,一般人都是自覺不錯, 常責怪別人,對別人的錯看得很清楚,對自己卻總是加以原諒。甚至以自己為對,為好,似乎自己比什麼人都強,這是何等的愚昧,被自己的罪惡和錯誤迷惑而不自 知。可是也有少數的人有自知之明,良心還沒有完全麻木,知道自己的錯誤和罪惡,可是那種自知自責因為沒有神的光照,不知前面的目標仍不能達到那裡。
惟獨聽見主的道,有聖靈在心裡工作的時候,才能真的感到扎心(徒238)。看見自己的罪惡,懊悔自己的罪行,自己責備自己,定自己的罪,將自己看成極大的罪人,對不起神,對不起人,以往所作的一切都錯了,因而恨惡自己,厭惡自己,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壞。結果是要沉淪滅亡,只有來到主耶穌面前認罪悔改。
所以凡沒有看見自己的罪惡、錯誤,而自己責備 自己的,都是沒有悔改重生得救的人,裡面沒有聖靈的工作,或者有聖靈的工作,卻加以拒絕,不聽聖靈的聲音,消滅聖靈的感動,驕傲,剛硬不肯謙卑下來,自己 責備自己,認罪悔改,這樣的人是沒有希望的,只有等候審判和刑罰,永遠的悲慘,前途是無可挽救的。──《每日天糧》

【約十六8~9;『不信』乃是眾罪之母】「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 當聖靈動工時,就會使人承認自己的罪。他們並不是因發誓、說謊、偷竊、醉酒、殺人而覺得自己有罪,他們乃是因不信之罪而責備自己 ─「為罪,因為他們不信我。」世人的罪在於「不信」,有許多人認為「不信」只是一種「不幸」。然而,請容許我說:它是最可惡的罪,是眾罪之母。如果不是由 於不信,街上不會有醉漢,不會有妓女,不會有凶手,不信乃是萬惡之源。我們不可以有一種錯覺,認為「不信」只是一種「不幸」而已,我們要牢記在心,不信是 一種很可怕的罪。願聖靈讓每位讀者曉得,「不信」是把神當作說謊者,不信就是指神為騙子。有些人拿他們的不信來自誇,覺得做個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是件十分 可敬的事,並誇口說:「我有理智上的困難,我無法相信。」願神的靈降臨,使人能承認自己的罪。我們真是需要祂那使人認罪的能力。─ 慕迪《有福的盼望》

【約十六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人 類從亞當承受了罪。一個人在不信主之前,是在亞當裡,在舊人裡。在舊人裡,世人都犯了罪,都受罪的轄制。聖靈的工作,就是要光照人,叫人認識在舊人裡受罪 轄制的可憐光景。他們因被這世代的神弄瞎了心眼,曾經不信耶穌的福音。現在因蒙聖靈的光照,知道了自己的罪,自己的敗壞,就願意悔改,懊悔過去的死行;所 以就會為自己的罪,為自己的不信耶穌,自己責備自己。這樣的人會脫離亞當,脫離舊人,信入基督裡。如今那些在基督裡的,就不定罪了(羅八1)。──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往父那裡去,就是指耶穌經過死而復活、升天的過程,成功了救贖。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21)。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羅三22)。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祂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叫我們稱義就是藉復活的生命,包羅萬有的靈,真理的聖靈,把信的人遷入基督裡。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後五17)。在基督裡,就是在神愛子的國裡。如此神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入神愛子的國裡(西一13)。──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神的審判,本來並不是為著人,而是為著撒但,魔鬼。因為他是罪的源頭,死又是從罪來的。他借著罪,非法佔有人,轄制人。但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在蛇的形狀裡(約三14),就是在罪的肉身的形狀裡(羅八3),被釘死,特要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二14)。凡信入基督裡的人,就不再定罪;不信子的人,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三36)。將來主在祂榮耀裡降臨的時候,他們要受審判,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太二十五3141)。──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注:或作“不能領會”)。
    「擔當不了」:意思應該是「過於你們現在能領會的」。──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十六13聖靈引導「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聖靈是我們得救的印記和得基業的憑據(弗11314;林前122)。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羅891416)。因此一個信徒不但重生是由於聖靈,以後屬靈的生命也完全在於與聖靈的關係,那就是要隨從聖靈的引導,靠聖靈行事,不能消滅聖靈的感動,不可叫聖靈擔擾(羅84513;加525,帖前519;弗430)。其實我們身體就是聖靈的殿,聖靈一直居住在我們裡面(林前619316),祂是我們的主人,我們應當聽祂作主。
所以一個信徒屬靈生命的長進在乎聖靈的培養,引導。屬靈爭戰的能力也在乎聖靈的賜給,一切屬靈的資源無不從聖靈而來,什麼時候與聖靈的交通斷絕,什麼時候像電燈斷電一樣,就變成黑暗、無光、無熱、無力,同時也失去屬天的喜樂,內心的平安,屬靈的情況就完全不對了。
正當的情況是一直有聖靈的同在和引導的,但若時常抗拒聖靈(徒751),消滅聖感(帖前519),隨從肉體情欲與聖靈相爭(加517;創63),就有像參孫和掃羅的危險(士1620;撒上1614)。因此大衛非常懼怕被神離棄(詩5111),這也是我們應當謹慎的(來64~6)。──《每日天糧》

【約十六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注: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將來的事」:可能是指「整個基督信仰的道理」或「末日的事」。──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十六13將來的事,就是啟示錄裡所記載的將來必成的事。這些都是關乎教會的演變,及主對得勝者的呼召(啟二~三章),猶太人餘剩的民之結局(啟七18,十一12),得勝者的被提(啟七917,十二511,十四15),世界將要受的懲罰(啟六,八,九,十五,十六章),撒但的攪擾與他的結局(啟十一710,十二34717,十三章,十六1316,十七章,十八章,十九1921,二十13710),以及神經營的終極出現,在新天新地裡的聖城新耶路撒冷(啟二十一,二十二章)等等。──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在 屬靈的經歷上,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啟示是在信心之前。看見和相信,是管治基督徒生活的兩大原則。當我們看見父神在基督裡為我們所成功的事實,我們自 然的反應是從信心裡流露出一句話:「神阿,我感謝你!」啟示乃是聖靈的工作,祂輔隨著神的話,也解開神的話來,就引導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我們應當全心信 賴祂,因祂在世上的任務就是為此。我們若缺少了悟性,或缺少了信心,我們便當將這些難處直接的帶到主面前,並向祂陳明:「主阿,求你開啟我的眼睛!將這事 向我顯明。主阿,我的信心不足,求你幫助。」祂決不會不注意我們這樣的禱告。――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約十六1415門徒們所認識的,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祂雖然是太初的神,因數與父原為一;但是祂活在地上的時候,不以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自己卑微,存心順服(腓二68);所以門徒們對祂的神性,祂的榮耀方面的認識並不多。只有彼得、雅各和約翰曾經在變化山上,略略的窺視神兒子的榮耀。可惜,那只是短暫的顯現,他們所能領會的極其有限。而在復活裡的基督,已經和父同享未有世界以前,子所有的榮耀(約十七5),也就是造物主的榮耀。祂本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來一3);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西二9);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祂裡面居住(西一19)。神的奧秘,就是基督(西二2);神樂意將祂兒子啟示給我們知道(加一16)。然而若非借著聖靈,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二11)。只有神借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林前二10)。 保惠師,真理的聖靈來了,就要啟示神的豐富如何都是屬於子的。牠把祂過去所作的,如今在復活裡的職事,以及神計畫的中心,都要一一啟示出來。聖靈會把基督 那測不透的豐富告訴我們,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秘,是如何安排的;為要借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 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弗三811)。──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16不屬世界「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
世 人都是屬世界的,從生到死,所有的一切無不與世界有關係,在世界的範圍裡,生活、思想、情感、追求、盼望,以及一切的利害關係都屬這世界。若將世界從人生 中抽出去就變成完全空了,怪不得人將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看得那麼重,夢寐以求,為之憂愁煩惱,高興快樂,奔波勞碌,可以說全人被世界浸透了,佔滿了,這就是 屬於世界的人。
信徒本來也是屬於世界的,卻被主選召出來(約1519;羅830),救贖出來,成為屬神的人,也成了天國,神家的人(弗219;腓320)。在世上成了客旅和寄居的(彼前212),好像是從別的星球來的人,暫停一下還要回到另外的星球去,不受地心吸力的控制,更像神的兒子基督,不屬世界,是出於天,又歸於天。祂的生命是屬天的,所以不能久居在地上,完成祂的使命之後就回到父那裡去(約1745)。
今天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身上能找到多少世界,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是否已經割斷,如保羅一樣(加614),對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無所愛(約壹215),無所戀(未1115),無所想(西312),無所憂(腓46),無所懼(羅818),無所求?──《每日天糧》

【約十六16這有兩種意思在裏面。一個是等不多時主耶穌要去釘十字架,所以門徒將不再見到祂。因為祂死了,埋葬了。可是三天之後祂要復活,所以門徒還要見祂。第二個是主耶穌復活之後升天,門徒不得見祂。可是不久,祂藉著聖靈,住在門徒們的心裏,門徒們將在靈裏面再見到祂。―― 何曉東《新約聖經難題探討》

【約十六1622神 的兒子,為要把神聖的生命帶給人類,曾經以新生兒的身分臨到世上。第一次是祂的道成肉身,借著童女馬利亞從聖靈懷了孕生子,降生于伯利恒,成為人子耶穌。 第二次就是本章所說的,祂將要借著死而復活,升天,的過程,成為賜生命之靈,帶著榮耀的身體,靈性的身體,與門徒們相見,且進入凡信祂名之人裡居住。
   這一個新生兒,就是在復活裡的基督。門徒們與主有短暫的生離死別(大約四十小時左右),就如婦人面臨生產而憂愁,疼痛。但等到再見到復活裡的基督時,他們就要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
   這個新人,不再像道成肉身的耶穌一樣,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論門徒往那裡去,祂都隨時隨地與他們同在。或在耶路撒冷,或在加利利的海邊、山上,祂活活的顯給使徒們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徒一3)。祂一面在眾目觀看之中升上高天,坐在神的右邊(西三1;參照徒一9,二34),執行天上的職事;另一面進入信徒裡面居住,作生命(西三4),作加給力量者(腓四13);也作教會全體的頭(弗一22;西一18)。
    新人的誕生,改變了門徒和主的關係,也改變了他們相處的方式和習慣;他們須要操練如何親近內住的主,與祂交談,並接受供應和引導。──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20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
    「痛哭」:意思是包含「內心深切的哀傷」及這哀傷「外在的表露」。──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十六2326「到那日。」】
主曾三次論「那日」(也在約翰十四章二十節),祂無益是指五旬節,就是即將來臨的新時代。
聖靈啟示父子的關係(十四章二十節)這不是推論的事,而在於我們聖潔的生活。我們與主聯合,就與父聯合。祂與父永久的聯合,也成為模範,使我們也在祂裡面。
聖靈同在答覆各問題(十六章二十三節)主與他們同在的時候,他們常常會問各樣的問題:主啊,得救 的人少嗎?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什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往往在初信時的情況,問題及憂慮很多。但是當聖靈來了祂就給足夠的答案。祂不教我們以理 性來明白真理,將真理賜給我們的心。我不需要問,因為我們已經明白,也嘗過,握住,擁有。
聖靈在心靈教導禱告(十六章二十六節)「到那日你們奉我的名求。」奉主名求,是讓祂藉著我們的口舌禱告。成功禱告的秘訣是將你帶入神的思念之中,有聖靈的氣息,心裡感動,在神的靈運行之中作成的。五旬節的祝福臨到你身上嗎?你是否活在這光之中?你曾否接受一切靈恩,就是祂要賜給你的。
── 邁爾《珍貴的片刻》

【約十六2326奉我的名原文的意思是在我的名裡;就是進入靈裡,進入至聖所裡。這是禱告得蒙答應的應許,也是禱告的權柄和秘訣。若在內住的基督裡,向坐在天上寶座上的父與基督禱告,你們求就必得著,這是莫大的應許。因為這是在祂的願意裡向祂禱告,是以基督耶穌的心腸(腓二5)向神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何等樂意垂聽這樣的禱告。我們的神,我們的主,祂要照著祂的旨意行作萬事(弗一11;參照林前十二1118);但是祂卻等著教會借著禱告,表同情,表同心,與神配搭才作事。教會在神的旨意裡,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這是教會禱告的權柄。地上是指在內住的基督裡,天上是指寶座上的基督。
   當然奉主的名也含有宣告表明的意思。表明人到底是取用甚麼權柄,站在甚麼地位,向誰禱告。有時是向撒但,邪靈,世人宣告(路十17)。在但以理書第九章裡,但以理在禱告中多次說,主阿大而可畏的神我們的神阿我的神阿耶和華我們的神等等;在禱告的開頭,中間,結尾時都有出現。所以若有弟兄姊妹在禱告中如主禱文,開始時就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其實這樣的稱呼,或在中間,或在禱告結尾時才說,應該都是可以的。禱告要真,要迫切,要虔誠,這是最要緊的。禱告不是儀文、規條。至於怎麼說,實在不需浪 費時間和精神去爭論。因為這既不是異端,不是犯罪,也不是干犯真理,就不必為這樣的事,爭論不休,破壞教會合而為一的心。我們應該以禱告得蒙答應而喜樂。 因為這正是主活在我們裡面的明證。──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十六25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地告訴你們。
    「比喻」:舊約中大概可歸為四類:(1)箴言(2)諷刺、嘲笑(3)(4)寓言
新約中大概可歸為五類:(1)箴言(2)暗喻(3)明喻(4)故事比喻(5)寓言──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十六3233主在地上的時候,如何住在父裡,經歷有父與我同在(約十六32)的生活;照樣,門徒們也要操練住在主裡的生活。基督徒在世上有苦難;因有撒但的興風作浪,若看環境會叫我們害怕,就會失去勇敢的心,幾乎令我們沉下去(太十四30);但甚麼時候回到靈裡,住在基督裡,就有平安。因祂已經勝過世界,誰也不能從祂手裡把我們奪去;凡是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他們到底(參照約十28;來七25)。──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